|
广告/公关/展览
CCIP中国IP展
7月5日,2018中国文化IP及创新设计展CHINA 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(以下简称“中国IP展”)携手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博览会盛大发布,近百名设计师、艺术家代表及50余家媒体朋友出席了发布活动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董事、总经理陈彦近些年来,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,民众的文化自信、文化自觉以及消费热情被极大激发,文化软实力建设备受重视。今天,中国的价值观不仅通过经典文化的传播走出去,也随着时尚、炫酷、潮流的IP走红世界
微酷体育
微酷体育文化传播形象系统设计
2016法国PBP中国深圳选拔赛形象系统设计
法国PBP2016年中国1200公里挑战深圳300公里资格选拔赛,标志LOGO形象以及整体活动视觉系统设计。
雕塑-西安
2004.8月,受西安市雕塑委员会委托我们展开了对雕塑-西安展位的视觉形象策划和设计工作!
CETV佳易广告Brochure Design
CETV中国教育电视台 佳易广告宣传手册设计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经典案例
华熙LIVE轻探险
华熙LIVE轻探险
CHINA START 中国之星
2015第12届中国之星设计奖暨中国包装设计奖获奖作品选集,2015(12th)CHINA START AWARDS AND CHINA PACKAGING DESIGN AWARDS AWARD PORTFOLIO,中国之星设计奖是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 1983 年创建并主管实施的具有行业管理性质的重要设计评选项目,直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1届。
SCHOOL OF PHILOSOPHY BNU 哲学学院
中国近代哲学启蒙者梁启超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的董事长,严复、李大钊、鲁迅等都曾弘文励教、传授哲学智慧、评点中西文化。1953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哲学教研室,也就是今日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。此款LOGO提取“Z”和“哲”为设计元素,并且融入了“窗”的设计理念。而LOGO设计则是依循这一理念,首先字母“Z”和“窗”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然后与“哲”相融合,整体形成一个窗的形状。正所谓一窗一景一世界,描绘了哲学独有的魅力。LOGO外围是两个反向而行的箭头,指的是哲学的两个对立
PEKING PIE 北平派
PEKING PIE北平派(一款想要承载当下北京的伴手礼)“一窗一景,置景于窗”,十二扇中国窗户的造型,如同画框一般把代表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十二栋建筑置景于窗,镜像当代北京的精神风貌,达到“古之形,有今风”的诉求,内含“一封家书”一份承载情感的家书,“北平为记,见饼成念,静心汝观,知味赏香”,如此一份想要代表北京当下的伴手礼,加入了北京烤鸭的酱香味“夹心饼干”诞生了。希望回乡的北漂一族带给家人一份北京的记忆。
七十二变FACEBOOK
CONVERGE & H 泽惠丰集团
CONVERGE & H 泽惠丰集团是一个以农业为核心,以大文旅合大健康为两翼,构建集团的农业之道,力求行知合一,打造自己以科技农业为突破点的大农业多元化远景。名片空间很小,但思维空间却很大现代社会交际场上初次见面仅存的“伴手礼”反倒尤为重要品味、行业、思维与意义方寸之地都要体现的淋漓尽致
“爱和平”Love&Peace Poster中日韩国际海报30人展邀请展
“爱和平”Love&Peace Poster中日韩国际海报30人展邀请展
Poster Exhibition 2008China+Korea+Japan=中日韩国际海报30人展应韩国LOVE & PEACE POSTER组委会邀请,2008中+日+韩30人海报作品展将于2008年7月23日-8月3日在韩国首尔举行。组织 :韩国 Love&Peace Poster组委会承办:北京友好友邦文化交流中心
主题: Love&Pe
一窗一景 one window & one view
一窗一景 one window & one view一窗一景 PEKING PIE北平派这是一款文创产品,产品名字叫“北平派”是一款尝试着想承载当下北京的伴手礼,我们用到了中国古代的十二扇户的造型,节选了北京的从古到今的十二栋代表性建筑置景于窗,镜像当下北京的精神风貌,想达到古之形,有今风的效果,产品内含当年民国时期文人家书,为的是营造一个有故事有温度的文创产品形象。
FEM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
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华东师大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EAST经济与管理学部“美学-校园”计划文化美育从校园先行,行知合一的美感教育从身体力行开始,书里寻真,阅中寻美,实践以行走中阅美的思路,对大家司空见惯的校园文化进行美学探索是GP多年来追求的目标……吴冠中:今天的文盲不多了,但美盲很多。我们的周遭充满着问题,发现问题的能力已不再稀有,去抱怨其实更没有意义,切身入世去体验去解决问题
|